电话客服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回到顶部
主持人:关于环保工业人才流动性大,吸引力相对较低等问题,您有哪些体会和变化?
万学平:我认为这些现象与整个环保行业所处的生长阶段有一定关系。好比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行业里,原来是散点状态,集中度不高,随着集中度越来越高,我相信人才流动会放缓,更好的更稳定的平台对人才更有吸引力,才气给予个人综合性的生长。
主持人:这次加入中国国际环保展,中科光电带来什么新产物新技术,有哪些亮点?
万学平:中科光电在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研究、产物开发与集成应用的战略偏向上,每年不停分析总结,都市推出新的产物和应用。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变化较快,从“大气十条”的制定、实施、完成到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提出,特别是要打赢蓝天守卫战,各地、各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事情不停升级,这个过程中,作为企业就会感受到需求的微妙变化。最新的体会是,如何把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环境监管买通,让监测结果直接为空气质量达标和大气环境改善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服务,这是目前比力活跃的需求。
从产物角度来看,过去是监测单一颗粒物的激光雷达,现在生长到可以监测多种污染物指标的激光雷达。原来只有气溶胶技术,慢慢有了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今年又推出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双镜微脉冲雷达)、大气环境遥感监察执法车的技术与服务、风廓线雷达等,可能明年就有激光雷达在监测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上的应用。目前把多指标集成在一台设备上困难比力大,因为要害的光源技术、监测技术还达不到要求,可能是单一指标或者一两个指标的结合。刘院士有一句话,激光雷达未来总的生长偏向是能够探测任意路径上的物理、化学参数,从大气污染防治的角度来讲,这项技术还是有比力广的生长空间。
第二,中科光电的产物结合差异应用场景和需求,产物类型也在不停富厚。好比气溶胶激光雷达,原来只有一款产物。现在针对国家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需要,有很多类型的监测站,像超级站、颗粒物组分站、光化学身分站、区域输送传输站等,针对这些差异的监测站,我们在产物配置、产物形式上不停创新。